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快递业“面检”依旧形同虚设

应通过制度设计,让快递企业、寄件人等各方面都负起公共安全责任
2014年01月08日 07:47    来源: 人民日报    

  日前,圆通的“夺命快递”让快递业安全问题再受关注。

  国家邮政局曾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快件在收寄时要“开箱验视”,即“面检”,杜绝危险品收寄,为快递业的安全建立第一道防线。上月23日,国家邮政局下发紧急通知,开展落实收寄验视制度专项整治。

  “严查”之下,“面检”是否有所改善了?快递业的安全问题,又是否是一个“面检”所能解决的呢?

  面单上“验视”章早已敲好

  记者准备了几个包裹,内装化妆品、工艺品等多种常见物品。自行打完包后,分别到附近的顺丰、韵达、中通等多家快递公司网点投寄。

  在顺丰,快递员坚持要拆开看里面是什么,并完成拆包、查看、打包等动作。记者表现出不悦,对方说:“最近查得严,每个件都要开箱检查”“除非长期合作客户,你第一次来寄,我们谨慎点也是没办法”……

  在其他几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收件后,均只是口头问了句:“里面装的什么?”记者随口说了“礼品”,对方摇了摇箱子,觉得无异,便收件了。“不需要拆开检查吗?”对方回答:“我们也看的。看你这样的,也不像会寄危险品的人。”不过,对方也坦言,如果真有顾客寄危险品,自称是其他东西,又包装得比较好,确实容易“蒙混过关”。

  最让人意外的,是韵达提供记者填写信息的快递面单上,竟然已敲好了“验视”章和公司的章。工作人员解释称,这些面单是提供给长期合作客户的,“提前盖好章,省事!”

  “开箱验视”执行难原因复杂

  “没有哪家快递能做到件件‘开箱验视’。”圆通速递一名负责人说,“开箱验视”执行难是全行业公开的秘密。

  最根本的原因,是快递企业无法承受“开箱验视”带来的经营成本。快递业门槛低,低价竞争激烈,依赖快节奏和规模优势,勉强维持微利。以圆通为例,其上海分拣中心每天要处理收件45万至55万件,加上中转件,每天有数百万的快件在流通。一件收件看完、封好,少说要增加2分钟,这个数字再乘上55万,时间成本巨大。在人力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代价必然是放慢节奏,少收件。少收件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经营问题。

  曾有专家建议,可以要求企业安装安检设备,进行集中安检。圆通速递负责人介绍说,大量通过地面运输的区域件,并不过安检设备来安检。原因是,每晚上千吨的快件打包成一袋袋后,再全部过一下设备也是项巨大工程,时效上不允许。 

  另外,很多消费者对快递员拆包查验感到反感,这也加大了执行难度。

  同时,快递员“开箱验视”全凭自觉,企业缺少监督手段,除非采用“钓鱼”式方法,否则无法了解快递员是否照章办事。

  保障快递安全应是系统工程

  一个保障安全的措施,却因成本等原因得不到实施,困境如何破解?

  采访中,几家快递企业希望行业管理部门能重视快递业低价竞争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跑量”、“价格战”的竞争态势,引导快递行业回归正常的利润空间,让企业有余力来推行“开箱验视”。

  客观地说,快递行业的公共安全的确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开箱验视”来保证,理应通过制度设计,让快递企业、寄件人等各方面都负起责任。

  比如,应给予快递员适当的法律地位,将验视权和拒绝收货权延伸;对于一些难以区分是否违禁的物品,如何处置应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对于快递员“开箱验视”或企业抽检未有效查出危险品导致的相应后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快递企业和寄件人的权责;快递员、快递公司、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分步审查制度,而不能仅仅依靠快递员。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