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证券监管当局改革意志的时刻到了。
1月8日,首批上市的两只新股———新宝股份和我武生物正式开始网上申购。二级市场长期的低迷、陡增的压力和新股可能出现的爆炒将对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产生挑战。而同时传出的监管层正在考虑调控IPO发行节奏的消息,则让人们对监管当局的改革意志力产生了少许怀疑。
进入2014年,在为数不多的几个交易日中,沪深指数均呈现下跌之势,其中代表蓝筹沪深300指数下跌态势尤为明显,跌幅超过4%。与此同时,从数只新股的现场推介情况来看,可谓人潮涌动,投资者打新热情高涨。总的来看,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两个可能会令监管机构感到头疼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苗头:大盘的持续下跌以及新股上市将遭遇的爆炒。
然而,相比二级市场的压力和新股爆炒,在笔者看来,监管层和执行者可能出现的态度反复,才是改革中最大的风险。可以预见的是,在市场下跌超出了投资者忍耐程度、新股上市首日遭遇爆炒之后,对于本次新股发行改革的非议将急剧增多。在本轮新股发行制度的实际成效迎来考验的同时,监管层继续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意志也将遭受考验。实际上,包括证监会、保监会等在内的多部门近期连番推出包括险资进入创业板等多项引资措施,恐怕也正是为了降低新股集中发行对市场产生的冲击。
任何改革都有代价,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自然也不例外。在二级市场持续的压力面前,监管层推进改革的意志和决心尤为重要。在过去的改革中,我们已经看到过这种情况:当市场压力较大时,监管层就会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力度,人为的控制股票供给,甚至干预新股的发行价格。每当市场向上的时候,市场化就会向前一步,每当市场糟糕的时候,又会退回到行政化的老路上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翻烧饼”一样,时不时的翻个身。在笔者看来,近期传出的监管层正在考虑调控IPO发行节奏的消息,就是一个不好的苗头:如果短期内新股发行“三高”没有明显变化,是不是还要进行“窗口指导”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明确要求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无疑,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市场化取向改革,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体制的改革。从本质上来说,是要形成对新股发行、发行价格、发行节奏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即把发审权真正的还给市场,重新划定行政与市场的边界。在新股发行改革中,监管层时时刻刻都要面对来自二级市场的压力,这意味着在改革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考验其改革意志的时刻已经来临,监管层必须拿出股改的勇气出来,坚定改革决心,任何反复只会加大改革成本和难度,甚至延误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