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需求缓慢回升国际油市 一季度有望维持强势

2014年01月24日 07:3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中信期货 刘建

  国际原油市场自年初起表现偏弱,1月初美国极寒天气、利比亚产量回升和伊核谈判协议的达成对油价形成较强抑制,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分别下跌8.6%和5.2%,成为整体商品市场的主要拖累。不过随着利空因素的逐步释放,油市探底后又再度回升,在过去一周上涨3.3%和1.6%。笔者认为,原油供应压力增长有限,需求后期的释放将促使油市在今年一季度维持强势。

  供应压力略存

  自年初起,油市的下跌力量更多体现在供应增长预期,美国产量增长和中东产能恢复是主要压力。不过从实际数据来看,美国在过去三个月原油产量快速增长31万桶/天,但新钻井增长放缓,单井产量基本维持平稳,因而预计2至4月美国原油产量将基本保持平稳,增产空间相对有限。中东方面,O PEC原油2013年12月产量下滑至14个月低点,利比亚国内油田复产但港口仍处关闭状态,伊拉克北部库区独立出口原油但引发了中央政府不满。这两个国家局势仍较为复杂,增产空间非常有限。

  目前油市最大的利空来自于伊朗方面。1月12日伊核谈判达成协议,伊朗稀释浓缩铀比例至5%以下,以此换取美欧放松制裁。随后在1月20日,欧盟解冻了伊朗部分海外资产,并取消欧洲企业担保和运输伊朗原油的限制,随后美国亦公布了类似措施。这预示着伊朗原油出口瓶颈将被扫清,目前伊朗原油产量仅268万桶/天,远低于被制裁前的357万桶/天,有较大上升空间。

  不过伊朗能否彻底摆脱被制裁的命运仍有待观察。一方面,根据伊核会谈协议,保险制裁只会取消6个月,这是给解决伊核问题预留的“过渡期”。然而航运合同传统上习惯于划定一年的承保期,因此多数船运商拒绝运载伊朗原油;另一方面,伊朗能否遵守协议获取最终制裁取消仍令人质疑。1月10日伊朗被爆出正与俄罗斯密谋“以货易油”的出口协议,在叙利亚问题上,伊朗近期的较多干预也令美国颇为不快。较多迹象表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让步更多只是为缓解制裁压力,并无意真正放弃核计划,因此6个月过渡期满后,美国能否最终放弃对伊朗制裁,目前看来仍存悬念。

  需求缓慢回升

  相对于供应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需求方面目前相对确定。从历史数据来看,油市在冬季呈明显季节性特征,11月至12月为年末消费高峰,次年初回落,低点常现于次年2月末,3月随着中国柴油旺季的到来,油市将逐步自低位回升。

  今年这一特征亦被延续,目前全球原油需求虽然季节性回落,但延续去年末的需求强势,仍处于历史同期高点,全球炼厂开工率达四年最高水平。亚太和欧洲需求均维持较高水平,2013年,中国12月原油进口量触及历史新高2678万吨,主要源自中化泉州和中石油四川炼的投产,四季度成品油库存触及四年低点,12月进口和炼厂开工的大幅跃升能一定程度缓解成品油供应偏紧,但仍不足以应对春节后农用旺季,预计2014年2月原油需求和炼厂开工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欧洲炼厂开工率触及四年最高水平,同期西北欧整体石油库存触及三年最低,自去年三季度起欧洲经济持续好转,四季度开始持续近四年走弱的能源行业亦现好转;加之近一个月欧洲整体气温处于历史同期高点,这也促使汽柴油消费维持高位。

  相对于中国和欧洲消费的强势,美国目前在天气因素影响下需求仍较弱。虽然其成品油消费在2013年12月末触及近五年最高水平,但随着圣诞假期结束以及1月初多地暴雪引发的出行困难,成品油消费近三周以来快速下滑。不过近一周来,美国各地道路融冰,出行将有所增长,这将促进汽柴油消费回升;此外低温对取暖消费的提振作用亦开始逐步体现,因而整体需求在未来一个月出现上升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整体来看,目前全球原油供需相对平衡。短期对于供应可能快速增长的预期已经在月初的下跌中有所体现,而自月中开始的反弹更多可视作对供应增长预期修正的结果。但目前市场对美国主导下的需求回升仍未有明显体现,因而笔者预期在1月下旬至2月的1个月时间内,油价出现上涨概率较大,W T I和Brent原油有望重回100美元/桶和112美元/桶。随后随着季节性消费趋缓,油市将缓慢回落至98美元/桶和108美元/桶水平,整体来看油市将维持偏强水平。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