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各种宝大热银行反击 中行推货基中银活期宝

2014年02月20日 08:43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威力,不得不让银行迅速做出应对之举。

  昨日(2月19日),有中国银行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称,中国银行成立中银“活期宝”,上线首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758%。另有民生银行相关人士透露,该行的“如意宝”也即将上线,内测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7%。

  央行统计显示,2014年1月份的人民币存款罕见地减少9402亿元,而去年同期该数据为净增长7499亿元。银行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互联网金融产品大热是促使银行“存款搬家”的直接原因。

  近日,不少银行传出消息,上线或准备上线类似的货币基金产品反击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水平也相差无几。这种竞争带来的结果是投资者可以有更多选择,且收益率远高于活期存款。

  银行出招反击/

  面对不断流失的存款,以及各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不断增长的资金规模,各银行开始出招反击,推出流动性高、收益率堪比互联网产品的各种银行“宝”。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平安银行旗下的理财产品 “平安盈”就已悄然上线,首期合作方为南方基金,投资标的为南方现金增利货币基金。2014年开年,交通银行先后携手交银施罗德与易方达基金推出了“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

  随后,工商银行携手工银瑞信推出了一款“工银薪金宝”业务。据了解,“工银薪金宝”是专为工行客户定制的现金管理工具。对比传统型的货币基金和理财产品,该业务的认购金额起点为100元,并在工行渠道内可实现资金“T+1”到账。

  昨日,有中国银行人士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称,中国银行成立中银“活期宝”,上线首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758%。另有民生银行相关人士透露,该行的“如意宝”也即将上线,内测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7%。

  此外有消息称,建行也正在筹备代销渠道T+0业务的上线,另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与易方达、广发等基金公司接触。不难看出,银行正面迎击互联网金融各种“宝”的大幕已经拉开。

  新产品提高银行资金成本/

  银行推出的新产品让一些对互联网缺乏信任的投资者很是喜欢。据了解,昨日上午,中国银行网银和中银基金的“活期宝”相关网页一度瘫痪。

  不过,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力宣传不同,银行推出的各类“宝”似乎宣传力度不够。

  银行业人士分析,这实际上是因为银行在类似产品的推广上存在两难的境况:一方面,如果银行对互联网产品的增长无动于衷,那么将眼看着客户和存款的流失,尽管资金最终没有流出银行体系,但却从活期存款变成了协议存款,银行的负债成本已不能与以往同日而语;另一方面,银行如果大力推广自己的高收益新产品,那么客户都会将其活期存款购买这些产品,这将直接导致银行的活期存款减少,变相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

  “互联网产品的主要对象还是年轻人,但还有很多中老年客户对这些产品还不了解或者不信任,如果银行大力宣传,那所有客户都不存活期了,银行成本肯定上升。”成都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坦言。

  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表示,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银行已经没有退路,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倒逼,银行只有跟进。在市场的倒逼之下,银行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来自互联网金融对增量资金的竞争,银行同业间对存量资金的竞争同样激烈。“所以即便会伤及自身,银行仍然会继续其无奈的创新。”

  专家称应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率/

  各种“宝”展开激烈竞争,获益的是投资者,但到底把钱投到哪里更划算?实际上,对于大多投资于货币基金的互联网金融各种“宝”,其收益率是处于变化中的,而银行类“宝”产品跟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差别不大,近期不少产品保持在6%以上的高收益,但从过往表现来看,近一年的收益率在3.90%至4.70%。

  无论如何,目前在银行存活期的确不太划算。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各金融机构对于居民手中的存款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高收益的各类产品也将层出不穷。理财专家建议,因为收益率大同小异且处于变化中,投资者不用将自己的钱在各个产品之间转来转去,反而应该了解各个产品对于赎回的金额限制,让自己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得到兼顾。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