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岳
因为互联网金融部分业务被央行暂停,使其成为市场各方激烈争论的一个话题。笔者以为,互联网金融是发展普惠金融的一块铺路石。对这个新鲜事物,监管层在初期采取了包容的态度,但在其迅速壮大且面临过度创新风险时,央行果断暂停了蕴含风险最大的一项业务。监管层的做法及时而果断,其初衷就是不能让互联网金融成为明天的绊脚石。
最近几年尤其是去年,互联网企业依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市场经济准则,将互联网金融搞得风生水起。秉承国民一见到好东西就蜂拥而上的特性,包括非互联网企业在内的大量企业都打起了互联网金融的算盘。互联网金融大有燎原之势。然而,国内针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规章制度却是一片空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正式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由此,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的“身份证”问题已经解决。
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种理解是,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这个定义分析,互联网金融应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形象的说法是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一块铺路石。
然而,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之后,互联网金融已经冒出了创新过度的风险。比如,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等业务。
3月14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央行日前已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二维码(条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并称相关支付产品安全性有待完善。
其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要解决其监管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才果断暂停二维码(条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因为这项业务“在客户实名制审核、支付指令确认、支付安全、交易信息的真实完整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风险隐患,与现行支付业务规则有一定冲突”。
然而,部分互联网金融的发起方误读了央行的做法,以为是叫停了这项业务。其实不然,包括央行在内的监管层对于互联网金融一直秉承“鼓励创新和规范服务”并重的原则。在暂停之后,央行正在组织对相关业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全面评估,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确保相关支付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有序推出。
据媒体报道,在暂停互联网金融上述业务后,央行即于3月19日与部分企业、专家座谈,20日央行再度召开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支付机构创新业务监管专家座谈会”。还有消息称,稍早前的17日,央行条法司也在秘密召集阿里、腾讯、百度、宜信等涉及金融的互联网巨头,讨论互联网金融监管相关问题。
相信在不久之后,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办法就将出台,二维码(条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和产品的发展和推广也将有章可循,互联网金融将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言以蔽之,监管层针对互联网金融采取的种种措施,其实就是为了不让互联网金融这块铺路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