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贬值、IPO渐行渐近,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升级
伴随着IPO预披露节奏的加快,上证指数在4月28日盘中一度跌破2000点的心理支撑价位,虽然之后在护盘力量的介入下守住2000点,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未能有效缓解。笔者从影响市场资金面的角度予以分析,并对短期市场走势做出判断。
人民币贬值引发担忧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截至4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贬值3.5%,回吐了去年全年的涨幅。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层显得比较“淡定”,公开言论暗示后期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的双向振荡将成为常态。在QE退出的背景下,市场对于人民币持续贬值的预期较强,这是导致市场资金面受到压制的原因之一。
IPO渐行渐近
继4月18日证监会公布首批28家IPO预披露企业名单后,市场对IPO的担忧持续升级。5月5日晚,证监会发布第十一批30家IPO预披露企业名单,加上此前披露的211家,已有241家企业披露招股说明书。4月28日、29日首次保代培训增加了新股发行询价与承销定价的内容,投资者对于IPO重启的担忧加剧。
回顾2013年以来的公开市场操作与股指市场的反应,不难发现,公开市场上资金的净回笼、净投放与股指指数的跌涨有同步倾向。自今年2月18日正回购开启后,公开市场几乎周周处在净回笼状态。但银行间市场利率并没有明显的上升倾向,使得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迟迟难以兑现,无法形成有效支撑。
“微刺激”效果有限
纵观近年来管理层动作,我国在过去四年内推行了三轮政策刺激来稳增长。2010年,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刺激投资,经济回暖持续了18个月, A股市场从谷底到峰值上涨了30%左右。2012年,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助力经济,经济回暖持续12个月,市场只上涨20%左右。2013年7月,为应对经济放缓,央行进行了公开市场操作,发改委也加快项目审批步伐,经济回暖持续了6个月,A股仅上涨15%左右。上述经验表明,政府刺激政策的效应有所消退,市场更加关注经济的稳定增长。
近期,面对经济数据持续低迷,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重点项目投资、小微企业减税和铁路基建、创业就业税收优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额上调等。结合之前市场对刺激政策的反应,和此次刺激政策规模相对较小的现状,此次“微刺激”政策对指数的拉动作用有限。
综合来看,在目前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IPO的渐行渐近和公开市场资金持续回笼,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升级。此外,“微刺激”政策力度相对较小,市场“免疫力”越来越高,股指反弹动能不足。目前上证指数技术上处在2000点附近,上有10日线、20日线的压制,下有5日线支撑,市场多空博弈加剧,短期恐将继续维持振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