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使ST股陷入生死棋局的退市风暴骤然来袭。
6月13日,证监会主席肖钢主持召开改革退市制度专家学者谈会,明确下一步退市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而在此前不久,证监会更是六天内三次谈及退市制度。
但引发退市大讨论的导火索,缘自6月5日*ST长油(即“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摘牌退市。
对43家*ST股而言,是否意味着退市将是其必然归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意味着*ST股一定会退市。因为证监会早前就已经制定过相关的退市规则,退市制度由来已久。”
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却并不这么认为,他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ST股退市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证监会几次“吹风”退市制度,已经传递了这种信号。
然而,刚刚参加了肖钢主席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的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退市制度(的效果)短期内还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
事实上,摆在*ST股面前的从来只有两条路,要么黯然退市走下神坛,要么摘星脱帽满血复活。但即便是退市制度改革在即,“退市难”也是不争的事实。
呼唤退市制度改革推进
*ST长油退市,“一石”激起A股市场“千层浪”。6月5日,被上交所暂停上市一年的*ST长油退市。作为A股市场首家退市央企,*ST长油的退市广受市场关注。
其间,因此而引发的股民纠纷也不断吸引公众的眼球。从股民空降股东会,到先后赴上交所、证监会的“维权”行动,不仅使*ST长油退市脚步更加沉重,还拷问着现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
然而,*ST长油的退市,对43家*ST股更是不小的震慑。据港澳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5日,43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7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这也意味着这43家*ST股同样面临退市风险。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证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因追溯重述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的,对公司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下一年度继续亏损的,公司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公司下一年度在净利润、净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审计意见类型等方面不符合恢复上市条件的,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显然,除了上述证交所相关规定的具体“红线”之外,近期证监会频繁推进退市制度对43家*ST股而言,更是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董登新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本轮退市制度,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退市公告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创新。”同时他还指出,这次的退市制度除了推行美国等资本市场常见的自主退市之外。“另外是对重大违法行为进行强制退市。所谓重大违法行为,其中就有过去广受市场非议的欺诈上市、欺诈发行。现在就更加强化了强制退市的做法。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重大违法行为也要实行强制退市。”董登新如是说。
由此看来,特别是对于那些业绩变脸甚至是造假欺诈的*ST股而言,退市制度确实对其是一场“灾难”。
此外,从相关数据对比来看,*ST股要想与国际接轨,其退市空间确实还很大。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201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共有3000余家公司退市,纳斯达克共有近8000家公司退市。而根据证监会数据,自2001年首批公司退市至今,包括强制退市和自主退市,沪深交易所累计已有78家公司退市。
注册制成催命符
壳资源价值即将清零?
“面对退市的压力越大,(*ST股)重组或者被借壳的概率就越高。”尹中立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也就是说,壳资源很重要。为了避免退市,保护壳资源是重要举措。而对于*ST股而言,为了摘星脱帽,他们也是各显神通。资产重组、注入或变卖,以及政府补贴等,一般是保壳的惯用手段。更有甚者,为了保壳不惜造假,显然应该遏制这种行为。
然而,即便“保壳”成功,对有些企业而言,也是暂时的“避难”行为,企业的净资产、营业收入回暖才是根本。
按照证监会规定,*ST企业摘帽,必须扣除非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正,年报必须盈利,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股东权益为正值,即每股净资产为正值,每股净资产必须超过1元,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意见类型符合规定,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李大霄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则反复强调,“在退市闸门即将打开之前,*ST企业要做的就是赶紧把公司打理好,从退市的泥潭里拔出来,这是唯一出路。”
此外,鉴于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壳资源的价值也将被重新定义。董登新认为,“退市制度要想发挥巨大的威慑力,一个前提就是壳资源不再有价值。要达到这个目的,IPO的形式要尽早地转换到注册制上来。只有注册制能降低IPO的门槛和成本,只有通过注册制的实施,才能让壳资源分文不值。”
他进一步解释称,“当壳资源分文不值的时候,垃圾股自然会主动退市,所以这是一个配套制度改革的问题。光有退市制度或者仅有注册制都是不行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可见,对于那些*ST股而言,与其不惜砸锅卖铁变卖资产来保壳,倒不如在管理公司上下点工夫,因为壳资源的价值正在下降。而只有真正把公司业绩做好,才是避免被强制退市的根本。
制度改革在即 *ST股大规模退市一触即发
面对43家*ST股在为是否会被退市而忐忑不安,保壳大战愈演愈烈之势,作为监管层的证监会又该做何举动?
显而易见,推行退市制度是重要举措。然而,证监会此举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铺垫。早在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就曾公开表示,正在研究下一阶段退市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及常态化的退市机制。
即便是眼下证监会正大力推行退市制度改革,但“退市难”却难掩退市制度的尴尬。就*ST股自身而言,他们显然不愿意退市。
前通用电气(GE)能源部业务发展与并购总监程海晋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中国的企业不想退市,因为企业上市,就是要寻找一个相对市场低成本的融资平台。何况退市后再上市,对他们来说毕竟还有一定难度。所以他们希望还是千方百计地想留着这个壳。”
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之外,地方政府的干预也是重要原因。尹中立表示,每一个地方政府都不希望自己所在区域的上市公司被退市,“一个是面子上过不去,还有一个理由就是维护地方稳定,况且退市还会牵涉到利益集团。”
然而,与国际市场自主退市的主流趋势相比,中国式“退市难”更令人匪夷所思。程海晋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就香港市场来说,当上市公司股价下跌严重,或者业绩不好,甚至出现严重亏损时,公司会主动提出退市,然后自身会再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并购及资产重组的动作。“在美国,将近一半的上市公司都是自主退市,因为美国市场有一套规范的退市和上市的机制。”
此外,退市制度之所以困难,还因为投资者的反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通过*ST长油退市股民“维权”造成的纠纷可以看出,这将是所有*ST股退市可能面临的情况。
可见,无论是投资者、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其极力反对退市的背后,更折射出股民、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