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打新”或已成“鸡肋” 炒新是券商无奈最优选择

2014年06月30日 07: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乔誌东

  “在本轮新股发行上市的过程中,机构‘打新’中签率和收益率明显下降,不过从3只新股上市的当天表现来看,非常符合市场预期,炒新的收益率仍然非常可观,加上标的股质量高、发行市盈率有较大洼地,形成充分的炒作空间,所以接下来,不出意外,炒新肯定还是机构的首选。”一家知名券商投资银行部的投资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第二轮新股发行开启后,首批三只新股龙大肉食、雪浪环境、飞天诚信6月26日备受追捧,于上市首日集体上演“秒停秀”,开盘后即一路冲到144%涨停板的阀值。据测算,龙大肉食封涨停资金量为32.14亿元左右,雪浪环境封涨停资金量为42亿元左右,飞天诚信的封涨停资金在87.59亿元左右,总计达到161.73亿元,而三只新股的流通股总值仅为21.48亿元。

  “虽然我个人觉得炒新不可取,但这种现象肯定还会延续。因为当下没有其他可以炒作的板块,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炒新都是无奈、唯一却又最优的选择。”上述投资经理表示。

  此前,由于认购倍数高企,本轮新股发行均触发了网下朝网上90%的回拨机制,导致机构中签率低下,所中份额计算单位变成“股”,难以覆盖资金拆借成本、冻结资金时期的其他机会成本等“打新”成本,机构的“打新”收益远不如以前。有部分券商人士大吐苦水,表示“打新”已经成为“鸡肋”。

  “本轮新股发行通过压低市盈率和低价发行,并且加大了网下朝网上的回拨比例,压缩了机构投资者以往的利益空间,看似是对机构的不公平,但实质上这是一、二级市场利益权衡的一种表现。”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把国外成熟市场发展模式作为样板,一味强调机构化是不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毕竟中国股市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而且机构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信任机制上还不够成熟,所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应该回归理性,应该在规则上一视同仁。”

  “对大户来说,以后比的就是谁的‘跑道’更快了。”上述投资经理说。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跑道”,即指券商VIP通道。拥有VIP通道是投资者炒新的一大支持,也是机构热衷炒新的另一重要因素。

  据记者了解,此前有部分券商向个别资金量大、交易频繁的客户提供VIP交易通道服务,即包括专用交易单元和报盘网关等技术设施,使其交易申报在极端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时间优势,如新股上市首日。不过,投资者想要拥有VIP通道,须持有较大数额的资金量,且需缴纳每年几十万元的通道费。对于VIP通道,市场曾一度引发较激烈的争论,深交所为此专门召开专题座谈会,并表态努力维护市场的“三公”原则。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