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发理财"市场受追捧 "稳"字当头警惕高收益"诱骗"

2014年08月18日 06: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记者邢晓宇)在众“宝宝们”收益下滑难以吸引眼球之后,一句“得大妈者得天下”惊醒了众人,成功把注意力引到“银发”理财市场这块大蛋糕上:相比互联网理财的“屌丝”群体,老年朋友才是理财真正的“潜力股”。他们手中有闲钱、心里有理财想法,日渐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极力推销的对象。然而,目前理财方式五花八门,业内人士建议,老年人理财还是以稳健型保本产品为主。

  有钱又有闲成“潜力股” 机构抢夺“银发”市场

  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9.1%,按国际通行标准界定,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将目光从青壮年阶层转移到财富积累较多的中老年群体身上。

  不同于要供车供房的中年人,老年人经济相对自由很多,又大多都有理财经验,也有抗货币贬值的意识,所以就有了理财需求。此外,老年人大多工作多年,勤俭节约的习惯让他们也有了相当的财富积累,老年人俨然成为理财的“潜力股”。

  如此大的“蛋糕”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将目光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转移到了中老年人群体,纷纷推出了适合养老的理财产品。如银行开始瞄准老年群体推出相关的综合金融理财服务,同时各银行重推一些与养老功能挂钩的稳健型基金产品。同时保险、信托市场上也不平静,新型养老金产品陆续获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指出,机构新招频出只为抢夺“银发”市场蛋糕,但相对于养老人群的特殊需求,产品是否能够获得市场认可还有待观察。

  高收益背后有风险 理财以稳健保本产品为主

  在理财的过程中,不少中老年人想让自己的养老钱保值增值,追求高收益,盲目投资。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一般都与高风险相匹配,老年人承受风险能力弱,风险更是不能承受之重。此外,骗子们也总是用高收益“诱骗”老年人。

  对此,业内人士提示,老年人理财陷入误区的比年轻人更多。由于老年朋友过于轻信他人、贪图高收益、爱贪小便宜等,最易上当受骗的投资人群体。在理财策略选择上,宜以稳健为先,稳健的理财产品,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重点关注产品本身的风险状况,仔细辨别产品是否是保本型产品。除此之外,其他如产品到期期限、客户整体资金使用情况等都需考虑在内。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醒老年朋友,在面对推销高收益产品时,更应该选择理性和谨慎,“任你吹得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

  专家建议老年人在选择理财方式的时候,应问明该产品是银行发行,还是银行代销。一般来说,银行发行的产品风险相对较低,更适合老年理财群体。总之,中老年人在理财时对投资收益不要追求太高,但投资本金的安全性要高。

  此外,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以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两种理财产品为主,建议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尽量选择保本型理财产品,家庭比较富裕的老年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低风险的非保本型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投资理财的前提是要预留一定数额的应急备用金,灵活支配。一般来说,以月收入为单位,最好先预留几个月的流动资金以备家庭支出,这部分资金可以活期形式存在银行。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出现问题的频率逐步增大,受到意外伤害及身体创伤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