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10年国庆节后8年上涨 股民可安心持股
专家发言:节后A股行情无论上涨或下跌,都建议投资者“抓小放大”,即重点抓住盘子小、动力强的小盘股,操作比较灵活。
又是一年的“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对于这个问题,总是让投资者纠结。
昨天,众成证券分析师马刚认为,股指上攻机会将在“十一”之后,股民不要在节前急着“落袋为安”,不妨安心持股过节,等待节后抛出机会。
4年熊市,国庆节前一周全部下跌
2001-2004年的4年熊市期间,国庆节前一周,A股市场全部呈现下跌走势,其中2001年下跌2.33%、2002年下跌1.45%、2003年下跌0.27%、2004年下跌2.71%。国庆节后一周,2001年和2002年A股市场继续下跌,2003年和2004年转为上涨行情。
马刚说,这4年熊市,国庆节前的A股走势都是处于下降通道,即便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平盘报收,甚至小幅上涨的行情,也依然不能马上扭转节后的走势。不过2003年的国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大盘承接节前的止跌企稳走势,低开高走,继而走出一波跨年度的弹升行情。
10年A股,国庆节后一周八成走高
统计过去10年“十一”后一周的A股走势,除了2005年和2008年下跌之外,其余8年全部是红盘报收。由此可见,过完国庆节,市场还是以上涨为主,今年节后上涨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2004-2013年的10年间,国庆节前一周,2004年、2009年和2011年则出现下跌行情。马刚解释说,2009年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之下,再加上创业板上市,从2009年8月初到9月底这段时间,大盘一直以回落为主,而“十一”假期之后,就迅速出现一波持续将近3个月的上涨行情,累计涨幅高达20%左右。
假期7天,股市休市却成为“拐点”
在过去的10年当中,“十一”前后,总共有3次成为市场的转折点。A股市场虽然放假了,但是依然受到外盘的影响,而且国庆期间出台的一些新政,也往往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
这3次“拐点”分别出现在2009年:上证指数在经过了两个月连续下行之后,在国庆节前一周达到阶段性底部,随后出现一波上涨行情;2010年:也是经过约两个月的盘整之后,从国庆节后的第一周开始上涨,而且上涨时间超过一个月;2011年:国庆节前一周大盘跌幅达3.04%,但节后一周市场强势收复失地,大涨3.06%。
两重磅利好将至 A股节后或大变盘
周二沪深两市涨跌互现,总体是横盘震荡,结束了9月同时也是2014年第三季度的运行。在三季度之中,A股在增量资金入场的导火索下走出了一波难得的上涨行情。但这拉升之后的震荡,又使市场分歧渐渐显现。就后市趋势来说,大级别走势对未来方向更具决定性意义,因此投资者可从季线角度考察,才能一窥未来行情可能运行的方向。
从季线角度看,有三大积极现象值得投资者关注:首先,本季度K线收红,再度由下而上的突破的60日均线。而在历史上,2005年998点、2008年1664点均在此线上发生重大行情的转变。其次,除了60日均线之外,5日、10日线也将继续抬升,多头在技术上的底线抬升。再次,其他如KDJ、MACD等指标也都成上行态势。如果单从技术面上看,四季度乃至后市的行情有望保持强势。
当然,行情判研不是只需要技术分析这么简单。我们认为,长期看来改革逐步落地生效推动的长线趋势并未被证伪,但大盘短线上正处于多空分歧对峙时期,萎靡宏观经济形势和部分资金的获利了结愿望是空方的主要看空逻辑,这将在短线上压制股指的上行。不过多头也不甘示弱,改革红利所释放的主题机会以及对经济的维稳是多方的看涨逻辑。所以说短期内大盘仍将是震荡与沿改革政策所展开的结构性机会将会并存的局面。
展望后市,我们仍认为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仍落在在改革预期与增量资金入场的速度之上。进入四季度以四中全会为首的高级别会议将频发,类似于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垄断改革等改革概念与部分新兴“风口”产业也将陆续发酵。不过投资者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改革与增量资金入场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市场的预期也将因此上下起伏,由此也将给市场带来大量的震荡低吸机会;二是把握结构性主线热点与产业资本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行业符合转型、有业绩保障、且与改革增量红利相关、有产业资本运作的个股,将走出逆市上涨的独立行情,投资者可积极布局。
总之,虽然股指横盘震荡,但总的来说还是机会大于风险,结构性热点次第展开。建议投资者积极沿着“改革转型红利+产业资本运作并购重组预期”,把握主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