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库存压力大 郑棉将继续寻底

2014年11月21日 09: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4/2015年度,中国棉花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国家取消收储政策,在失去托底支撑的背景下,今年全年郑棉期货价格均以下行为主。本年度国家推出直补新政代替不限量收储,并以往年新棉交售最为活跃的9、10、11三个月份作为新年度补贴政策中市场平均参考价的采价期。

  9月开始,新棉陆续上市。然而,由于新政推广较慢,棉农对新政策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造成了新棉上市早期的惜售现象。而前期下游纺企预测棉价将继续走低,并未在抛储结束之前大量备货,多数企业储备的库存仅够维持到新棉上市,纺企对皮棉采购的需求明显增加。需求因素也推高了皮棉加工厂的开工率,使得加工厂在原料收购难的问题面前不得不提价入市收购,进而提高了皮棉的生产成本。此时,郑棉期货市场也受到成本上移的影响,于9月下旬出现了为时一个月的反弹,主力合约CF501最高突破14000元/吨。然而,反弹并未持续,在基本面偏空,短期利多因素消化之后,郑棉期价重归下行之路。

  全球供应相对宽松

  2014/2015年度,全球供需情况整体表现为供应略有减少,需求稳中有升,期末库存小幅增加。以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为例,2014/2015年印度产量首次超过中国,达675万吨;位列二、三的中国、美国产量分别为653万吨、357万吨。国内消费量方面,本年度中国预计消费量为816万吨,较上年度的751万吨增加8.7%。本年度中国期末库存较上年下降12万吨至1353万吨,占全球期末库存量2338万吨的57.9%。中国2014/2015年度库存消费比达166%,库存压力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制约国内棉价的主要因素。

  国际棉价继续走低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2013/2014年度美国产量281万吨,出口达204万吨,国内消费仅77万吨。历年来中国都是美棉最大的消费国之一,而本年度中国政府为确保国内直接新政的顺利实施,大幅缩减棉花进口配额,在内外棉价差尚处合理区间的情况下,较难出现40%关税通关的现象。这使得2014/2015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由上年度的308万吨骤降至152万吨。中国进口锐减,同时美棉当前采收率已达69%的情况下,美棉库存在持续增加,销售压力也不断显现,ICE棉价重回跌势,并迅速下破60美分/磅关口。后期若美棉供需格局无法有效改善,ICE棉价将继续维持弱势,这也将对郑棉期价形成一定程度的打压。

  国内新棉上市接近尾声

  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布的直补相关通知文件中并未提及有关内地的补贴政策,这造成了今年新花上市期内地与新疆棉区在交售积极性方面表现出的巨大差异。内地不少棉区棉农表示若国家不进行补贴,当时3.5元/斤的籽棉市场收购价将无法覆盖成本,这也导致了大量棉农屯棉或延缓采收的现象。而在本月4日,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了第二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会上财政部经建司有关负责人明确了2014/2015年度内地将以2000元/吨的价格对棉农进行定额补贴。至此,全国2014/2015年度直补政策全面落实,内地籽棉交售进度也进一步加快,同时价格也出现松动,全国范围内新棉上市工作接近尾声。目前新疆籽棉收购价为3元/斤左右,折合3128B皮棉的成本价约为13400元/吨;内地籽棉收购价略高于3.1元/斤,折合3128B皮棉为13300元/吨。

  全球范围内来看,化纤替代品正不断侵蚀着棉纺市场,在下游需求无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高企的库存对于国际棉价而言将是最主要的利空因素。前期中国新棉上市阶段郑棉期货受棉农惜售、收购缓慢、纺企补库、暂停抛储、托市传闻等因素作用下出现反弹修复,而目前这些阶段性的利多因素基本已消化殆尽,期价重回跌势,近期郑棉料将继续寻底。对于CF505合约,投资者可于13000元上方逢高沽空,目标价位12450~12550元。(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