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以上行为主,全天振荡幅度较大。上周末和本周一出了不少消息和政策,我们简要分析下这些消息对期债的影响。
基本面推动下的“被动式”宽松
昨日公布的官方和汇丰PMI数值均显示出中国制造业持续下行的态势,这个和中国经济增长不断走弱的态势是一致的。基本面对国债的影响其实不仅是过去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更是未来长期看多国债的一个重要因素。央行在这样的情形下所采取的利率引导以及降息等公开市场操作,只不过是从政策角度上确认了经济增速下行的事实。
同时,贷款利率高企也使得央行采取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从上述两个角度讲,央行并不会采取主动式的宽松策略,毕竟降息也事关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央行在公开报告中也提及了全球经济的复杂,因此主动式宽松并不符合央行的谨慎原则。在央行这样的操作下,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仍然保持阶梯式下行,并且往往在宽松指引政策推出之后,收益率一步到位,之后陷入振荡格局之中。这在下半年的国债收益率市场已多次出现。
存款保险制度会增加国债配置
上周末央行公开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意见征求稿。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即目前存款保险制度对当下的国债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因为现在仅处于意见征求阶段,之后还需要经过各项流程以及观察市场环境是否适合推出该项制度。不过,我们可以预计到该项制度推行之后对国债市场的重大影响。
第一点,存款保险制度将增加大型机构对国债等安全资产的配置需求。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重要的一个制度组成,实际上是给大型机构重新调整自身资产配置的一个机会。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广义的利率市场被分割开来,而存款保险制度实质上是给市场一个自我修正的机会。一旦信用风险真的开始在国内进行估值定价,未来对安全资产的配置将变得非常广泛。尤其是大机构,对于手中多余的现金配置要求会更高、更安全。
第二点,我们应当更关心合适的银行破产制度出台。就像股市开启注册制,但是若不引入合适的退市制度,那么注册制本身的意义也就会发生变化。这同样适合未来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因为此,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目前并不需要太担心其影响。利率市场化并非一蹴而就,配套的各个制度也并非是“速效药”。
总体而言,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长期影响市场的制度,对于国债的配置需求变化不会一步到位,更可能的是一个逐步提升需求的过程,对目前期债和现券市场影响并不明显。
继续等待政策指引
上周在降息之后,央行有过一次正回购利率下行20个基点的过程。但由于1年期定存利率上限保持不变,中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有一个“地板”效应支撑,难以出现大幅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9月实施的MLF操作为3个月期限,即将在本月到期,规模为5000亿元,利率为3.5%,其对于12月的利率指引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年内期债整体依然以“阶梯式”上涨作为主要的上行模式。随着明年利率市场化进度加深,债市上涨风格或许会发生变化。短期央行若无降息等操作,国债收益率将依旧维持在振荡格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