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发掘新三板的钻石矿
“三板斧”开栏词:没有三板斧,怎敢行走新三板江湖。三板斧专栏聚焦新三板的机构策略、产品创新、标的公司等,助你开山劈海,在这场风险与机遇交织的盛宴中大快朵颐。
证券时报记者 张晓燕 饶玉哲
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特别喜欢“嗅觉”这两个字,从2012年开始先后闻到了期货资管、定增投资、新三板的好味道。过去一年,他带领团队每个工作日发行一款产品,为财通赢得了“定增王”的称号,今年又剑指“三板王”的新目标。
3月的一个上午,王家俊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透露,近期发行的第二批新三板产品在预约阶段就被秒杀数亿,该系列产品在投资标的上颇有看点,关注已挂牌且做市或即将做市的新三板企业,同时将拟挂牌企业纳入投资范围,联动一二级市场,真正发掘新三板市场的“钻石矿”。
创立新三板研究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财通今年提出了“三板王”的战略目标,底气是什么?为了实现目标,请问财通如何布局?
王家俊:财通基金在公司战略层面,创新成立了业内首个专门的新三板研究中心,由总经理亲自牵头,这个中心包括了投研、市场、产品和运营等各部门的负责人,着力解决新三板专户产品投资、交易、估值、产品设计等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首批公募新三板产品的顺利开展。另外,和其他公司相比,我们开展新三板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
第一,在新三板市场上我们有比较核心的投行资源。因为我们公司定增业务规模全市场第1,我们和国内30多家投行达成了类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这其中包括了齐鲁、东方、国泰君安这些在新三板市场上比较有话语权的做市券商;第二,在我们的定增业务中,大量的客户本身就是在一级市场很有资源的PE和VC,他们在项目端上能够第一时间给我们很多资源和信息,我们之间的合作贯穿定增、新三板、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等各个方面。而其他基金公司如果只从事公募业务,就很少有机会和他们产生交集,而我们因为这两年从事定增一级半市场,打通了一二级市场的投资互动,获得了大量的一级市场项目资源和人脉资源;第三,我们的平台可以提供多种结构的新三板产品,包括管理型、安全垫、结构化等多种产品类型,以此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布局新三板市场。
专注做市标的
关注拟挂牌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财通基金的首批两只新三板产品,目前收益如何?
王家俊:我们首批产品是今年1月21日成立的,两个月不到就基本完成建仓,主要以新三板做市标的为主,目前两个产品的净值也已接近1.50元,由于部分锁定的新三板股票份额还未登记入系统,实际获利应该更高。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月底,实施做市转让的166只票从2014年8月底到今年2月末,整体收益上升了70%,因此新三板的做市企业对我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但我想在这里特别提示的是,大家不要被新三板产品短期内暴利的涨幅所诱惑,虽然说新三板市场有着特殊的历史性机遇,但这并不代表新三板没有风险。事实上,目前的新三板市场尚未成熟,新三板企业的质地参差不齐、信息披露也不充分,新三板个股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相对主板企业也更大,投资者在关注新三板暴利预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到新三板市场特有的风险。所以,在选择新三板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发掘到真正的新三板“钻石矿”。
证券时报记者:财通已发的新三板产品都是投已挂板公司的吗?
王家俊:1月成立的首批新三板产品都是投已挂牌的新三板企业,期限都是“2+1”。新三板标的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已经挂牌的,另一种是拟挂牌的,后者风险收益比更高,同样对投研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我们的第二批产品,专注做市或即将做市的新三板标的,同时将拟挂牌新三板公司纳入投资范围,以此增厚产品收益预期,也是更好地发挥了财通基金特有的一级市场资源。现在很多新三板企业,在挂牌的同时启动再融资,我们在进行充分调研后,会去参与挂牌之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把握比较确定性的机会。
新三板优质标的稀缺
锁定项目再发产品
证券时报记者:财通今年新三板产品的发行节奏和规模计划是怎样的?各路资金跑步进场,不过新三板可投标的有限,这对财通的三板规划有影响吗?
王家俊:我们在今年1月中旬发行的首批新三板产品,一个规模5000万,另一个6000多万。现在的市场,要发新三板产品一天就可以秒杀,但新三板优质标的稀缺,所以我们现在并不单纯地追求规模,反而是严格控制产品规模,锁定部分新三板优质标的后,才会发行对应规模的新三板产品。我们之所以提出上半年拟发行十亿而不是二三十个亿的新三板产品,因为我们要考虑这个市场是否能够支持我们这么大的体量。现在做市的金额一共才130亿,十个亿已经占了全市场的十分之一,当然随着新三板扩容和做市企业的壮大,我相信可选标的也会越来越多。
一级眼光看估值
着重关注企业家
证券时报记者:您说三板标的要性价比高才可以,三板公司和A股的估值方法不同,信息披露也只限于一年两表,什么样的标的您会判断为性价比高?
王家俊:新三板上,我们不是看公司现在的PE有多高,我们要看的是三年之后的盈利有多少,然后给一个相对均衡的市盈率,来测算我们的盈利空间,因为新三板目前还有很多制度性红利在里面,所以我们的投研团队,一般会选择成长空间足够的公司进入我们的核心池。如果是做市的新三板股票,参照创业板的估值打个对折左右,或者大股东也参与、能够拿到与大股东同样的价格,我们认为这样的性价比就非常高。
嗅觉和落地速度
是成功的关键
证券时报记者:从期货到定增再到新三板,财通给业界的印象是一直在创新,创新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王家俊:创新业务要保持嗅觉和落地的速度,这是最关键的。有些人真能讲,但你问他落地怎么样,他总有各种理由拖延。从情感上我能认同理由,但不能接受。很多东西要落地,热闹够了就要比功夫了,第一比多大规模,第二比业绩如何。就新三板业务来说,关键是要拿下优质的新三板企业份额,还要发行对应的新三板产品。
我喜欢用“嗅觉”这个词,在业务上,要打就打下一块阵地,如果我们闻到了这个市场的机会,我们就会尽量做到这个领域的领跑者;如果不是特别有把握,我们就没有必要盲目跟风一些热点。以我们最擅长的定增报价为例,你们也能注意到,当一个定增项目存在较大的折扣空间时,市场上难免会存在各种恶性竞争,比如突击报价、设置各种参与门槛,但我们对此有丰富的经验、高效的流程和灵活的措施来应对。
证券时报记者:你们过去一年每个工作日发行一只产品,这种速度相信团队已很疲惫,如何持续?
王家俊:我觉得文化很重要。我招人时就看他是不是个干活的人,我们团队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我们的业务因为创新,总有新东西可以学习,大家觉得比较兴奋和挑战,他们每天加班到九点十点也不觉得累。如果能把每个人的积极性和潜力激发出来的话,那么这个公司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发展速度。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