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度“文化金融扶持计划”准备工作的通知》,消费贷款等多个种类的文化金融扶持项目涵盖其中。国家想要进一步撬动文化产业信贷融资的意图很快被捕捉。从开年到现在,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化、南方文交所的文商贷推出、HIHEY与民生易贷发起艺术品融资服务等等新业务不断推出,艺术金融非常活跃。
银行获“简政放权” 非完全利好
1月,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中信银行等27家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批复》,27家银行获得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体资格。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的实质性启动。
银监会不再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进行逐笔审批,只需备案登记即可。这种“简政放权”简化了发行流程,提高了发行效率,同时也扩大了创新空间,增加了证券化产品的类型。
资深艺术经济学家马健博士举例说:“假如借款人以某件艺术品质押物向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将得到相应的贷款本息,以及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时的质押物处置权。”
面对鉴定、估价、变现这三个老大难问题,商业银行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时,可走商业银行或文交所设立的“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交易平台”,发布借款人拟质押艺术品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询价招标,投资者在自行鉴定真伪和评估价格后给出自己愿意收购的有效报价,即预收购价。
马健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可以获得资金的利息收入,而且可能获得以折扣价格收购艺术品的优先购买权。当该笔贷款到期时,如果借款者顺利还款,投资者可获得商业银行从借款者处得到的几乎全部或部分本息,商业银行则可收取相关服务费。假如借款者不能按期还款,投资者则以预收购价购得借款者用于质押贷款的艺术品。”
新的金融环境虽然为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提供了政策条件,但其发展还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比如银行认知、银根松紧、创新环境和风控机制等。”马健认为,仅仅是“简政放权”,并不能过度解读为“利好”。
中信银行相关人士就向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说是好事,毕竟多个业务,银行一般也会把风险控制到最低,比如贷款额度只有抵押物价格的一半,但是目前银行很少涉及,主要还是考虑到艺术品的流通性差,变现难,以及价格波动太大。”
实际上,在银行开展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之前,老大难问题是摆在银行前面的最实际难题,新的金融制度下,银行更想搭建投资人与借款人的平台。
马健告诉记者:“道德风险问题难以控制,所以商业银行更需要的是行家的负责任参与,而不是专家的不担责意见。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的‘破题’点就是让艺术品市场的行家带着真金白银参与鉴定、估价和收购。”
银行可通过各方合作来控制因鉴定和估价不当而带来的风险,简而言之,行家发挥鉴定和估价的专长,银行发挥资金管理的专长,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艺术品金融的创新。
文交所搭台 P2P成投融资主力
一方面商业银行慢慢开启艺术品质押贷款,另一方面,P2P网贷也为艺术品投融资撕开了一个口子。
南方文交所钱币邮票中心便率先开启了这种模式,他们与“融资易”平台正式签署战略协议,该平台向南方文交所钱币邮票中心投资人会员授信10亿元。通过P2P模式,为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和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本次为南方文交所首批10亿授信额度,供其会员借款使用,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投资人的融资需求,另外增加了藏品交易的活跃度。
南方文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的融资需求较大,“广州市场去年文化收藏品成交量在几百亿元,若初步估算有5%至10%的成交量具有融资需求。”
近期,南方文交所又通过质押登记服务、网络信息推荐服务,协助交易商会员推出了“文商贷”的业务,南方文交所产权总监陈仲儒告诉记者:“文商贷本身不提供服务,主要是对接交易商和融资机构的融资需求,我们只是做个通道。”
实际上,文交所仍然保持第四方平台本质,为有投融资需求的双方做通道,提供快捷业务申请与服务匹配,所有的风险判断则由融资机构完成,陈仲儒表示,目前南方文交所的合作平台机构还是以P2P为主,未来还是希望银行参与。
核心问题没解决 风险难控
无论是银行在艺术品质押贷款证券化上的初探,还是艺术品P2P的四处开花,在政策主打“文化牌”的总体利好下,任何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尝试都是好事,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推进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的进程。
马健认为:“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不会引入很多市场外的资金,但可以实现市场内资金的合理流动。”不过,在风险控制和解决流动性问题上还需深化创新。
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CEO罗嘉元也认为,市场投融资需求是很大,但艺术品市场有其独特的市场特性,艺术金融必须遵从艺术市场本质,“银行是应参与到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中,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艺术品市场是否支持银行做该业务,就如银行房地产抵押业务一样,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解决房产确权,市场价格、流通性未知的话,银行也不敢做房地产抵押贷款。”
其实P2P等金融服务也一样,对艺术品金融业务而言,“艺术品资产”确真鉴权、市场定价、流通变现本身的三大难题仍是关键,如果这些核心要素没有解决,任何艺术品金融化手段都存在很大风险。
罗嘉元告诉记者:“我认为在核心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对艺术品为基础业务的P2P或其他金融产品,风险都会很高,就如2011年艺术品基金火热的年代,发售不是问题,但后面的问题很头疼,所有的艺术金融服务或产品还是要回归‘艺术品资产’的本质看问题。”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