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个月,证监会在上周五宣布再次重启新股发行,这一消息引起各界热议。据悉,预计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将率先发行10家企业,剩余18家年内重启。此外,为抑制此前游资“打新、炒新”的现象,将取消现行的新股申购预缴款机制,改为中签后再缴款。IPO重启靴子落地、新股发行“游戏规则”生变,这些将影响二级市场几何?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又会如何?
中国证券报:IPO重启助推股市回归正常化
证监会6日宣布将重启IPO,同时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业内人士表示,IPO重启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市场稳定、修复、建设中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对A股走势影响中性偏正面。就新股申购而言,市值配售将带来积极影响。申购规则的改变或进一步缩小一二级市场价差,但新股热仍将持续,中签率可能下降。就货币市场而言,取消新股申购全额预缴申购资金的规定后,冻结资金规模将显著下降,货币市场受到的冲击将大大减轻。
加速市场自我恢复和调节
博时基金总经理江向阳表示,当前股市明显已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整阶段,完全具备恢复新股发行的条件,同时股市也亟需尽快全面恢复融资能力。“创新和转型对应的主要融资工具必然是股权。中国经济降杠杆,是新企业和新产业占比提高、部分传统重资产行业占比降低的过程。股市在创新驱动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上市公司增发审核在市场异常波动之后并未停止,现在也是时候恢复新股发行了。”
招商证券副总经理孙议政认为,新股重启对市场影响极小。在目前2700余家上市公司中,排名前500名的公司市值占全市场市值的75%左右,其余2000余家的市值只占25%。因此,即使再新发数百家小市值公司,对市场的影响都会很小。
孙议政进一步分析指出,A股2000余家小市值公司中,大多数市盈率都在数十倍,部分公司更是高达百倍以上。根据招商证券测算,小市值公司的全部销售额增长率等指标较大市值公司并无优势,因此,小市值公司的高市盈率并不正常,说明小市值公司供给不足,需要通过IPO重启来扩大供给。因此,本次IPO重启将优化市场投资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股发行再度启动的同时伴随着发行制度的调整。业内人士认为,这显示了监管层呵护市场的意图与信心。江向阳分析,从时点来看,A股经历了三季度的大跌、清理配资和严查市场操纵,此时重启IPO,表明了监管层对当前市场的信心。在规则方面,一是取消了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了新股申购大规模资金冻结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二是网上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按市值申购,有利于投资者提高对二级市场股票的配置,增强市场活力,修复市场功能;三是小盘股直接定价发行,直接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发行效率。
江向阳强调,综合来看,融资功能的恢复将加速股票市场的自我恢复和自我调节。长期来看,A股有望开启长期慢牛行情。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本次新股发行制度调整后,将更趋市场化,将为注册制的推进奠定基础,同时促进经济转型。从“十三五规划”和改革时间表来看,资本市场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将逐步提升。
南方基金认为,短期来看,IPO重启不是利空,它代表A股市场进一步回归正常化。回顾历史,常常能看到IPO重启后,资本市场继续实现大牛市的情形。
例如,2014年1月IPO重启后,上证综指在2000点左右见到底部,其后上涨到5178点。从资金分流角度看,重启IPO将逆转市场的逻辑更难以成立。2014年、2015年的IPO融资总额分别为669亿元、1466亿元,低于同期市场的印花税,更低于上市公司每年高达8000亿元的分红水平,与再融资的每年7000亿元-8000亿元的水平相比,IPO带来的供给增加并不严重。同时,6月中旬以来再融资并未间断,但市场从底部反弹了26%。此外,年底前仍按原制度恢复发行的28家公司,按原先募资计划,募集资金合计116亿元,管理层也已考虑到在年底两个月中基本平均分布,冲击微乎其微。即使考虑冻结资金扰动问题,由于发行数量和募资金额比5-6月大幅减少,冻结资金估计只有5000亿元左右,较5-6月大为改善。
江向阳认为,这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对市场无论来说,无论中长期还是短期均为积极因素。尤其当前转型、创新的主旋律深入人心,新股发行重启为优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拓宽创新标的选择范围提供了便利。即便在短期内,市场也不大可能将其视为利空,而取消申购预先缴款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打新无风险收益或下降
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由于新股发行机制将取消网上网下申购预缴款,打新资金成本将大幅下降,申购热情或大幅提高,这将直接导致后续中签率下降。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打新收益率由中签率和新股持有期回报率共同决定。上半年股票市场持续上涨,新股回报率一度超过500%,但打新热情高涨,导致新股中签率和打新收益率持续下降。在取消预缴申购资金后,与上半年相比,打新资金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新股中签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同时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新股持有期回报率也将有所降低。打新的无风险收益可能显著下降。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在新机制下,小盘股IPO被低估的情况可能大大减弱,打新的一二级套利收益将下滑,打新可能不再是无风险事件,投资者需要承担跌破发行价的风险。针对这种风险,证监会明确表态,新股申购应为投资者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行为。
在招商证券副总经理孙议政看来,新规则可算作对目前持股者的一种“补偿机制”。无论是大股东、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在小市值股票市盈率偏高情况下,目前持股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按照市值将新股配售给已持有相对高价股的投资者,实际上可以看做一种补偿机制。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认为,实施市值配售的初衷在于降低投资者的申购成本,使二级市场投资者享受新股的溢价收益,吸引部分一级市场资金进入二级市场,或有效阻止场内资金撤离,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市值配售能否发挥作用,核心在于投资者对二级市场投资价值的判断、新股定价水平和一二级价差的大小。市值配售在十几年前的新股发行中就实行过,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在当前特定的一二级市场条件下,市值配售制度重出江湖,反映了管理层因应市场变化和对二级市场的呵护用心。
有助稳定货币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将给货币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对货币政策传导也是个好消息。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制度下,IPO对货币市场利率和无风险利率的短期冲击会大幅减弱。此前机制要求先缴款再确定中签率,所以新股发行期间会有大量资金冻结。在新股发行间隙,资金会重新回流货币市场,造成间歇性、结构性的资金紧张,货币利率的波动性增大。今年以来已发行新股的中签率和配售比例通常不足1%,意味着打新冻结资金超过新股发行规模的100倍。虽然预缴款有利于控制风险,但资金利用效率极低。在取消全额预缴申购资金的规定后,冻结资金规模将显著下降,货币市场受到的冲击将大幅降低。在此前的新股发行中,曾出现单日冻结5.69万亿元资金的情况,给货币市场带来巨大扰动。
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指出,随着的中签率显著降低和打新预期收益大幅下降,可能不再有IPO无风险收益率的高地,打新基金理财等稳定收益空间也将很难再有。
前述博时基金人士指出,即使在上半年打新收益率很高的背景下,债券市场仍保持了牛市的节奏,收益率中枢在波动中持续下行。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打新收益可能明显下降,对债券收益率的冲击也会随之减小。虽然打新重启可能影响利率下行的节奏,但无法改变利率下行的趋势,利率最终还是由经济基本面决定。(记者 王小伟)
上海证券报:IPO重启体现“稳定、修复、建设”并重
证监会6日宣布全面重启因年中市场异常波动而暂停的新股发行,同时推出五大举措,改革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此次IPO暂停仅4个月,本轮完善制度、重启发行不仅是市场回归自主调节后全面恢复基础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级市场解决突出问题、降成本、提效率,向新股发行注册制迈出的坚实步伐。
从改革内容及IPO恢复的节奏安排来看,此次恢复新股发行体现了决策层“稳定、修复、建设”市场并重,统筹一、二级市场发展的政策用意;明确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大投资者保护,进一步向发行注册制靠拢的改革指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经济转型升级仍是未来五年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点和关键,服务于该整体目标,资本市场也将在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以贯之的要求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资本市场将以实现“由大向强转变”为目标,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在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上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其中,实施发行市场改革、推进注册制的落地是近期市场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
今年年中,A股市场遭遇剧烈异常波动,管理层综合采取了包括暂缓IPO在内的一系列维稳措施,遏制了市场恐慌,避免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既为应急性临时举措,在投资者信心恢复、市场回归自主调节后,恢复IPO就成为必要的工作。
市场普遍认为,当前A股市场已从此前的“非常状态”回到“正常状态”,此时恢复新股发行必要、适当。长远看,恢复IPO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激发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助于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降低国民经济整体杠杆率水平,降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
今年7月开始的IPO暂停仅持续4个月,是历史上暂停发行时间最短的一次。即使如此,此次重启发行也并非以简单方式展开,而是同时推出了取消申购预缴款制度、完善新股定价机制、强化投资者权益维护等改革措施。
其中,取消申购预缴款制度,从资金面上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二级市场的影响,降低了投资者交易成本,也减轻了未来新股申购可能给货币市场带来的扰动;2000万股以下发行采取直接定价,缩短发行周期、提高了发行效率,也节约了中小规模企业的发行成本;强化中介机构监管,建立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新出台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指导意见,则进一步加大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后续发行的恢复,也将循序渐进、分步骤实施,既不搞“政策一刀切”,也不搞“一拥而上”,已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作为第一批先行启动,其他获得发行批文未缴款的18家企业分两批发行,同时初审会、发审会恢复,待新规正式实施后,企业发行全面适用新规则。
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留出了适应时间,也将减轻发行重启可能带来的对股指波动的影响。
专家提出,常态化的审核发行、股票的充分流通均有利于促进真正的市场化,通过市场自身的遴选确保存量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中最优秀的企业群体。目前我国流动性整体宽松,但好的投资标的资产仍旧稀缺,只要继续向市场传递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信心和部署,并不需担心IPO重启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可以预期,随着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落实和IPO全面恢复,资本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将更好、更正常地得以发挥;在稳定、修复、建设并重的政策部署下,新股重启所带来的市场波动将得到一定平抑;发行注册制改革也将在此基础上沿着既有轨道稳步推进。(马婧妤)
证券时报:恢复新股发行是资本市场内在需求
时隔4个月,A股IPO大门重新开启。上周五,证监会宣布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在此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全部落实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IPO将按照现行规则依次启动。新股发行的重启,显示了监管层对股市企稳的信心以及对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
中国股市历经九次IPO暂停,九次重启。不同以往,本次IPO暂停是在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下,为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必然之举。随着多项稳定措施综合发力,资本市场已出现企稳迹象,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恢复和保持合理适度的新股供给是必经之路。作为股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IPO担负着给市场融资、输送“新鲜血液”的基础功能,缺少融资功能的市场不是健康的市场。恢复新股发行是资本市场的内在需求,其不仅可以保持市场活跃度,增强市场功能,修复和建设市场,促进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标的选择。试想,若长期停发新股,国内有融资需求的好企业可能转向海外市场上市,A股将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自然无从谈起。
同时,恢复新股发行也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是经济改革创新、迈向新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驱动力,是各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重要平台。实体经济需要资本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支持,高效配置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转好,反过来又能为股市提供上涨动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恢复新股发行并非简单地重启IPO,而是伴随着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新股定价将进一步市场化,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更加得到重视。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对市场利率的冲击;小盘股直接定价发行在简化程序、缩短发行周期的过程中降低了中小企业发行成本;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这样的改革,释放出保护投资者利益与市场化的意愿,无疑将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为未来将要推出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作铺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IPO重启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随着新股发行制度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善落地,一个更加公开透明、更加稳定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期。(程丹)
时隔4个月,A股IPO大门重新开启。上周五,证监会宣布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在此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全部落实前,前期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IPO将按照现行规则依次启动。新股发行的重启,显示了监管层对股市企稳的信心以及对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
中国股市历经九次IPO暂停,九次重启。不同以往,本次IPO暂停是在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下,为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必然之举。随着多项稳定措施综合发力,资本市场已出现企稳迹象,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恢复和保持合理适度的新股供给是必经之路。作为股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IPO担负着给市场融资、输送“新鲜血液”的基础功能,缺少融资功能的市场不是健康的市场。恢复新股发行是资本市场的内在需求,其不仅可以保持市场活跃度,增强市场功能,修复和建设市场,促进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能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标的选择。试想,若长期停发新股,国内有融资需求的好企业可能转向海外市场上市,A股将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自然无从谈起。
同时,恢复新股发行也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是经济改革创新、迈向新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驱动力,是各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重要平台。实体经济需要资本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资源支持,高效配置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转好,反过来又能为股市提供上涨动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恢复新股发行并非简单地重启IPO,而是伴随着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新股定价将进一步市场化,中小投资者的参与意愿更加得到重视。取消新股申购预先缴款,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前期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对市场利率的冲击;小盘股直接定价发行在简化程序、缩短发行周期的过程中降低了中小企业发行成本;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这样的改革,释放出保护投资者利益与市场化的意愿,无疑将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为未来将要推出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作铺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IPO重启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随着新股发行制度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善落地,一个更加公开透明、更加稳定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期。
证券日报:新股发行 注册制渐行渐近
11月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重启新股发行。对此,笔者认为,新股发行制度在经过几次修改完善后,朝着股票注册制改革的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注册制正渐行渐近。
我们看到,本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推出了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突出审核重点、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等举措,而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新股发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更是为推进注册制改革铺路。
首先,进一步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此次改革将“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这不是降低监管标准,而是通过信息披露强化约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注册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信息披露,强调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发行人信息披露的质量,将影响到投资者做何种选择,也关系到发行人能否上市,以及能从市场中融到多少资金。因此,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是为了实现投融资双方信息对称,从而使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发挥。
其次,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约束,推动中介机构进一步尽职履责。本次改革建立了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要求保荐机构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赔付的承诺。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出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的认定标准,从严监管审计机构执业行为。
第三, 优化投资回报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此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要求首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填补回报措施。公司董事、高管应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在招股说明书中作出承诺。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改革创新和促进监管转型的重要保障。事实上,从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我国对于证券投资者的保护立法工作一直在不断补充与完善中,但有相当一部分法律仍处于空白阶段或存在滞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特别是股票发行从实质性审核过渡到形式审核,更需要有配套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因此,在注册制下,中小投资者的权利保护要加强,不仅要优化投资回报机制,还需要司法制度改革特别是民事赔偿制度的改革。
笔者认为,此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无疑消除了注册制改革道路上的不平之处,拉近了与注册制的距离。同时也更加明确,注册制改革,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二十多年改革发展的必然延伸,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资本市场转折性变化的新起点。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和历史上的任何改革一样,注册制改革也势必将面对诸多难题与考验。注册制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有一些困难我们无法预判,但对于那些可以提前察觉的“绊脚石”与“拦路虎”,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都理应做出充足的应对与准备。(安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