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 由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对外投资与风险蓝皮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家风险报告(2017)》发布会昨日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从中长期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具有较好的增长前景,净资本流出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区域看,发达经济体最受中国企业青睐,“一带一路”地区具有较大投资潜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表示,中国ODI具有较好的增长前景。横向来看,ODI占GDP比重仍较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意味着未来我国ODI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纵向来看,根据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中国刚进入第四阶段,ODI略超FDI(即吸收外资),净资本流出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尤为强劲,全年投资额突破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44.1%。这是2009年以来我国ODI投资步伐最快的一年。然而,考虑到备案制的政策红利效应将减弱、政府逐渐加大对ODI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查力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过热”投资。因此,2017年我国ODI增速可能有所放缓。
张明表示,发达经济体拥有较高的资产价值和较低的投资风险,将继续成为中国企业ODI尤其是并购的优选地区。而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尤以东盟地区投资潜力最大。同时,我国ODI将呈现行业分布多元化、主体多元化的态势。
投资动机变化:资源类降温 开拓市场优先
《蓝皮书》称,在流量上,地方企业连续多年超过央企,成为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力军。2015年,地方企业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936亿美元,同比大增了71.03%,占全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的77%。从大口径上看,地方企业依然保持“主力军”的地位。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全年,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487.2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66.7%增至87.4%。
而在存量上,央企海外资产依然是主体,但占比已从2006年的82.14%下降到2015年的63.3%。
《蓝皮书》还指出,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十大交易,没有一笔是资源类投资;有六起(投资金额占66%)是市场寻求型海外投资,目的是开拓新市场或巩固现有市场地位。“由于前十大就占总投资额的66.7%,通过详细分析这些交易的投资背景、内容和动机,可从中窥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动机以市场寻求型和战略性资产寻求型为主,资源获取型并购难觅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