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许玮正式掌舵 美乐家(中国)进入本土化元年

2018年03月21日 18:03    来源: 知识经济    

  

  ?

  2018年3月17日-18日,以“条条道路通美乐家”为主题的美乐家(中国)2018年年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这是美乐家(中国)市场自2010年以来的第九届年会。

  美乐家创始人范德士、中国区高级副总裁许玮携手美乐家(中国)行政高管、市场领导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万余名经销商出席会议,会议人数达到约11000人,再次打破美乐家(中国)历年年会出席人数纪录。

  有前往参会的美乐家经销商在简书上表示,“年会规模太大,会场内有一万人,会场外有两三万人在产品嘉年华展销会上,结账要排队三小时”。如果事实确如她所言,这表明美乐家(中国)2018年年会远远不止公司所公布的11000人。

  

  美乐家(中国)年会会场

  

  美乐家参会经销商在朋友圈疯狂转发:退伍军人转战美乐家。

  许玮正式掌舵美乐家(中国)

  美乐家创始人范德士在会上宣布,高级副总裁许玮正式升迁为高级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区市场的管理工作。至此,美乐家(中国)正式迎来第一位中国本土市场培养起来的职业经理人,美乐家某资深经销商发文表示,美乐家(中国)在2018年进入本土化元年。

  

  美乐家创始人范德士

  近年来,美乐家在中国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许玮在年会上表示,2012年至2017年,美乐家(中国)的产品续订率在5年里提升了2.77%,稳步踏入续订率达到90%+阶段,“美乐家(中国)有一些市场领导人的续订率已经达到了95%,有的甚至达到了97%,所以美乐家(中国)迈向国际市场接轨的95%续订率将是有可能的。”

  同时,为了提升会员忠诚度,美乐家(中国)优化福利制度,推出亲推续订率奖金,鼓励会员续订产品。

  继2015年、2016年美乐家(中国)年会公布纯消费顾客占比为87%之后,许玮在此次年会上公布了美乐家在2017年的纯顾客消费占比。截至2017年12月,美乐家中国市场的纯消费顾客占比为88.83%,比2017年年会公布的87%有所提升。

  

  作为美乐家中国市场的新任掌门人,许玮在年会现场分享了自己加入美乐家(中国)11年来的发展历程。据他介绍,2007年3月,他入职美乐家(中国),当年美乐家(中国)员工人数不超过50人,办公室简陋,门店狭小,市场发展艰难。如今,美乐家(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几乎占据美乐家全球市场50%的份额,而他已经成为美乐家(中国)的三位老人之一(另两位分别是市场部副总裁吴殷,外事副总裁王磊)。

  许玮用自己拒绝竞业公司高薪诱惑的事例,鼓励现场美乐家(中国)经销商:永远选择相信并持续行动;以身作则,不断设定新的目标;永远跟别人学,跟自己比;永远心存感恩。

  

  本次年会上,许玮正式转正为美乐家(中国)高级总裁。

  许玮表示,竞业公司曾用比他现在多3~4倍的收入和股份分红诱惑他担任该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但美乐家(中国)见证了他的一路成长,他在美乐家由油腻发福的抽烟男变成如今身材健美的型男,从口语拙劣的小经理人变成现在中国区掌门人,他对美乐家(中国)心存感恩,也习惯了美乐家的发展模式,“在美乐家待的越久,越无法适应传统直销公司的市场拓展方式”。

  美乐家(中国)进入本土化阶段

  此外,在本次年会上,范德士首次公布了美乐家(中国)市场的忠诚会员达到近百万的消息。

  美乐家一向以低调保守著称,往年公布中国市场会员发展状况图表时,从未在图表右侧加上会员数值量表,如今却公开公布美乐家在中国市场的会员数量。美乐家(中国)某资深经销商表示,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市场已经占据美乐家全球市场接近50%的份额。

  

  本次年会的另一大亮点还在于,美乐家发布了新的奖项——全方位财务自由奖,这个奖项专门颁发给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和美乐家收入还清所有债务的市场经销商。美乐家会务组用假火焰和碎纸机结合的方式,展现了“烧掉账单”还清债务的全方位财务自由仪式感,现场有11位经销商(伉俪)获得此奖项。

  

  并且,美乐家(中国)2018年年会还发布了40款新品,其中包括保健食品、水·贝娜系列彩妆品、Clarity Clear Skin Essentials系列护肤品、爱菲亚系列面膜以及日化品等。

  2018年全年,美乐家(中国)将新增80~100种新品,产品种类和数量与美乐家全球市场接轨。同时,美乐家(中国)还将分别在呼和浩特、太原、南昌三地新开美乐家生活馆。

  正如美乐家某资深经销商所言,在中国市场潜力发展十多年以后,美乐家(中国)正在步入本土化阶段。

  事实上,有业界人士此前也向本刊透露过许玮所说的“挖墙脚”事件,据说有竞业公司曾试图高薪将美乐家(中国)高管团队整体挖走,但中途出了变故,以至于后来演变成“狗血事件”。

(责任编辑:马先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