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发行试点成效显著 企业债市要在沉默中爆发? 债券滚动报道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网上发行试点成效显著 企业债市要在沉默中爆发?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25日 07:06
 

    “如果放到整个债券市场的发展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制度改革的问题。”招商证券贾祖国表示。不过,即使政策制度暂未发生变革,交易所方面也不可能坐等政策明朗,在市场发展低迷期的最佳应对之策,就是加强和完善市场建设、改善服务、强化投资者教育,并争取一些创新突破,提升市场人气。对于深交所的06鲁能债网上发行试点创新,业内人士评价认为,这显然有助于交易所债券市场打破僵局,寻求更快速有效的突破。

    做大企业债呼声强烈

    从深层意义看,深交所这次通过提高企业债发行的电子化程度,不仅活跃了市场交投,取得不错的反响,更有助于降低发行综合成本,缩短企业债发行和上市间隔周期,未来可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债到交易所市场发行上市,进一步推进企业债的市场化进程。

    实际上,改变交易所债券市场“边缘化”地位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贾祖国认为,整个企业债“蛋糕”做大了,交易所市场状况多少也会随之改善。

    有人形容中国证券市场为“跛脚市场”,因为国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股票市场相对于债券尤其是企业债市场要发达得多,两者发展比例很不协调。并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2004年底我国融资结构当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为82.9%,企业债仅为1.1%,股票为5.2%,金融风险过于集中在商业银行身上。2005年企业债发行量只有654亿元,企业债占整个债券市场的比例也仅在3%左右。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企业债券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借款成本、提供流动性、使资源优化配置,并在降低银行系统风险、保持稳定的国家融资结构方面可以发挥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意义、作用其实大家都明白,关键是究竟怎么大力发展企业债市场。”

    变革要求接近临界点

    早些年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大多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审批制度不适应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要求,需要进行发行审批制度市场化改革,在放松对债券市场发展管制的同时,使中国债券市场具有适度的信用风险。

    与此同时,放宽对企业债券投资主体的限制也很重要。不过,业内对于企业债市场是否面向个人投资者,似乎仍存在不小的争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债市场的混乱,使监管部门对于企业债市场化运作心存余悸。部分市场人士据此认为,企业债券市场不宜定位于风险分析和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人和中小机构投资者。但多数业内人士则表示,投资者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需要政府的培育和教育,东亚一些国家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经验正是培育投资者、创造需求。一方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另一方面也鼓励个人投资者进入市场,关键是要完善法治基础,制定合适的游戏规则,实现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监管模式,积极维护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

    从目前来看,大力发展企业债的市场条件已成熟,一批大型优质企业正成为或有意成为发债主体,中小企业发债意愿强烈,保险、社保、基金、券商、信托、农信社、大型企事业集团等机构投资者则对企业债保持了稳步增长的需求。此外,央行允许企业发行短期票据,也对企业债市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规划已提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在此背景下,新版《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正在加紧修订当中,有消息指企业债将简化并规范审批程序,促进企业债品种、发行方式多样化,更多地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债发行主体的要求。毫无疑问,有关方面将根据市场化的大方向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发行管理制度,发行核准制的确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多头监管格局可能出现的变化,今后将使中国企业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研究人员表示,“对于交易所债券市场而言,市场能否做大做强,未来几年将是最关键的时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