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经济可能硬着陆 债市将首先认识 债券滚动报道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2008年:全球经济可能硬着陆 债市将首先认识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9月25日 09:03


    目前,全区的土地价格已强劲回升。韩国的楼价已从1998年谷底反弹50%、香港的住宅楼宇比2003年最低潮时回升53%、而中国主要城市的地价也许已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有多。日本大城市的地价也已于去年见底。

    第二,商品泡沫转化为通货膨胀。在全球经济强劲的背景下,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很大(比如石油和铜)。然而,金融投资者投入商品市场的资金似乎上升得更快。这就是我认为商品市场是一个金融泡沫的原因。像其它的泡沫,这一次也是低利率环境造成的。

    持续上升的商品价格现正转化为通货膨胀。通过边际毛利的下降和生产力的提高,制造业公司吸纳高昂商品价格的能力似乎已经到了极限。事实上,随着全球化的最易得利益被吸收怠尽,生产力的增长速度已放缓。从亚洲的出口价格最能看出这个通货膨胀的源头。经过近十年的持续下降,亚洲出口价格目前已再度回升。

    第三,全球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熟练工人、技师和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尽管全球化大大增加了非熟练工人的数量,熟练工人的供应并没有相应提升。全球经济经过四年的高于趋势的增长,熟练工人不足的情况已显而易见。

    中国公司向海外市场招募管理人员就是个例子。这反映了中国的高管人员薪酬将与国际水平接轨。同样地,印度在高收入一端的劳动力成本正急速上涨。这意味着经合组织国家熟练工人的工资压力已经消减。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成本升幅将比预期的大。地价上涨同时给非熟练劳动力成本构成压力。由于住房是支出的主要部分,当住房成本快速上涨的时候,工人自然会要求更高的工资。中国和印度提高工资水平,可能主要是基于这个原因。

    中国的最低工资政策性上涨和货币渐进升值同时是全球经济膨胀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将使中国出口价格每年上升3-4%。在拉低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将不再起到作用。

    第四,全球化已踏入成熟阶段。提升生产力的易得效益也许已经完结。投入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两年前已达到高峰。促进生产力增长的易得资源——把工厂从高成本地区迁移到中国内地——看来已所剩无多。因此,发达经济体的企业也许已经不再有可能通过把工厂迁到中国内地而压低工资。这意味着发达经济体面临的工资压力可能会消失。

    2007年通胀率可能高于增长率

    全球通货膨胀率正由2002年最低的1%上升至3%,在未来一年可能上升至4%。各国央行看来不愿意正面处理它,而是似乎想说服市场相信通货膨胀将随着增长放缓而消失,并暗中期望事实也能如此发展。

    中央银行们的决策对债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通货膨胀率偏高并持续上升,债券收益率目前仍处于异常低的水平。偏低的债市收益率持续刺激着需求。这可能是本次经济增长周期的最后一顿免费午餐。

    由低债券收益率拉动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压力之间的缓冲,有可能在2007年形成一个温和的滞胀现象。预期全球GDP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5%下降至2007年的4%,而通货膨胀则由3%加速至4%。2007年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

    滞胀延续多久将取决于债券市场是否以及何时能真正领会中央银行们的意图。那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上升,并因此有可能迫使中央银行们提高利率并使全球经济走弱。此举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硬着陆。

    我的粗略估计是债券市场可能在一年内认识到这一点。如是,2008年将可能是全球经济硬着陆的一年,其严峻程度也许更甚于1998年那次。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