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8年的基金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四大软肋彰显差距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22日 09:58
荣篱
    2006年可谓是基金业的“大吉之年”,大型、超大型基金频繁出现。不仅大量股民转为基民,很多储户也开始转向基金。对于发展了8年的基金业来说,可以说迎来了灿烂的春天。

    然而,发展了8年的基金业在这个春天就可陶醉了吗?中国基金业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不完全是肯定的。

    公司治理仍是短板

    前不久在深圳举行的基金峰会上,一位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在谈到基金公司治理时表示,目前基金公司的利益并不完全与基金投资者一致,基金公司的利润来自规模的扩大而不是基金投资者收益的增加。正因为此,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基金公司的利益甚至与基金投资者相冲突:比如,基金管理人为了做大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而不顾基金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同样的情况也正在股票基金上演。再比如,基金公司股东要求被控股的基金公司为其接盘等等。

    基金业在公司治理上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多年以前,监管层就要求基金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但此“独董”非彼“独董”,它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不是一回事,基金公司的独董保护的仍然是基金公司的利益,而上市公司则是保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近年来,基金公司也出现了股权激励的呼声,一些基金公司甚至已在悄悄的实施。但基金公司的股权激励和独立董事一样,并不能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也不能使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站在同一阵线上。

    外部规范待加强

    既然从公司治理结构上就存在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那么如何才能约束基金管理者的行为呢?这一责任自然就落在了外部的“严刑峻法”上面。

    多年来,无论是证券市场还是基金业内部都出台了多个法律法规。以基金业为例,在《证券投资基金法》出台后,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六个配套法规,对基金发行、投资、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然而,正如《证券法》等一系列法规没能杜绝证券市场的违规甚至是违法操作一样,基金业内也鲜有人为违法和违规付出沉重的代价。相反,可能正因为违法的成本太低,巨大的利益不断的诱惑着基金管理人。

    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众所周知的违规事件有多起,还有更多不为公众所知的事件。但相当多事件最后均以“内部批评”、“不点名批评”告终,甚至还有不了了之的。虽然基金业已是公认的制度较为健全的行业,但同样有多起违规事件。在这些事件的处理上,基金业也不能摆脱中国证券市场的窠臼。

    不过,可喜的是,市场已看到变化,证券市场的兴风作浪者已开始被追究法律责任,司法程序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到证券市场中来。

    从业者仍不成熟

    现在,基金业内说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投资者教育”,教育投资者要进行长期投资,教育投资者价值投资。而一位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人员却提出,基金管理公司也要进行基金经理、基金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教育。

    事实上,在基金公司大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同时,市场看到的是基金经理频繁跳槽。有统计显示,中国基金经理管理一只基金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一年。市场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基金经理在一次行情中业绩表现优异,不久,该基金经理即跳槽升迁。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基金业由于快速发展,已出现相当严重的人才匮乏,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基金经理们的浮躁。

    基金业的浮躁不仅表现在基金经理的频繁跳槽上,更表现在基金公司不能坚持自身的投资理念上,而后者不仅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与基金业所倡导的“投资者教育”也完全背道而驰。例如,早在2001年开放式基金出现之初,基金公司就一再强调开放式基金分红不分红是一样的,频繁分红甚至会影响基金投资。然而,当基金净值不断攀升,投资者“恐高”的惯性心理开始作祟,基金的持续营销出现困难。此时,基金公司为了迎合投资者的这一心理,争相推出大比例分红,以降低净值促销。

    长效的考核机制缺位

    基金排名是一个长期为市场和业内所诟病的基金评价方式,它带来基金经理操作的短视,与这个行业对外所倡导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完全冲突。但是,这个被各方批评多年的评价方式一直沿用着,始终没有新的考核方法来取而代之。

    从国外的经验看,一般不会对基金经理一年内的业绩进行考评,往往是对一个基金经理进行三年甚至以上的业绩考评。而国内基金公司通行的考评方式是一年一评,有些基金公司甚至每季度都会进行排名考核。

    从表面上看,基金经理的考核看上去不过是基金公司经营管理上的一个环节,并非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然而,对基金经理进行如此短期的业绩排名和考核,却反映出整个基金业在经营和管理上的短视。反过来,由于考核的短视带来基金经理操作的短期行为严重,进而造成整个市场的思维难以真正做到“长期投资”。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