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宏观回暖微观改善 深化改革备受关注

2013年10月06日 11:07    来源: 新华网     何欣荣

  新华网上海10月6日电(记者 何欣荣)近期陆续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正在回暖。一些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全年增长7.5%基本无忧。下一步,对深化改革的有关部署是比增长数据更值得市场关注的话题。

  宏观形势回暖 微观亦有改善

  从7月开始,我国的宏观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最明显的就是PMI连续三个月回升,9月份达到51.1%,稳居于50%的荣枯分界线上。

  与此同时,企业也摆脱增收不增利的怪状。统计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63.9亿元,同比增长12.8%,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

  微观层面感受经济回暖,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就是订单。潍柴动力执行总裁张泉告诉记者,今年七八月份企业订单同比增加了约40%。不少上市公司近期纷纷公告斩获上亿元的大合同,如铁汉生态签订2.84亿元的绿化工程合同,中国北车签订逾110亿元的车辆采购合同等,涉及环保、铁路等多个国家支持的领域。

  基于上述现象,不少市场机构认为,今年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速将反弹至7.8%左右的水平。虽然四季度企业补库存的动力将会减弱,但东方证券指出,今年前8月我国财政支出占全年预算的比例在56%左右,而往年均超过60%。这意味着,被压制的支出可能在四季度发力,对经济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

  “短期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实现7.5%的增长没有问题。”法国巴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认为。部分市场机构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7%左右。

  “趋稳向好”切忌“大干快上”

  从过往经验看,中国经济回暖不总是一帆风顺,期间经常出现反复,这次也不例外。

  表现最明显的是上游原材料行业。从8月中下旬起至9月中下旬,螺纹钢、焦煤、焦炭、动力煤、有色金属等工业品价格,普遍出现持续性的回落,这与7月份的反弹形成明显反差。

  钢铁业资深人士盛志诚指出,7月份是传统的钢铁消费淡季,钢价却逆势上涨逾200元/吨。9月份是消费旺季,钢价却下跌近100元/吨。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监测到,前期市场上的缺货、断档现象不再存在,不少贸易商感觉出货困难。

  市场人士指出,本轮经济回暖的动力来自于出口好转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目前,海外经济继续复苏的概率较高,但基建投资却受制于地方债务审计等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形势一好转,一些地方政府就想借此再次“大干快上”。但事实上,目前的经济趋势应该是“趋稳向好”,即处于合理区间内,短期不再下跌,且结构不断优化。

  相关试点为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对于中长期的中国经济,我们最重要的看点还不是增速,而是对改革的推进。”陈兴动表示。

  即将到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个重要时点。不少市场人士期待,会议将推动多个领域的深化改革。“先以试点积累经验、再全面推进可能是本轮改革的重要方式。”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

  试点推进改革方面,近期最重要的动作莫过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通过探索负面清单、服务业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自贸试验区在行政和金融改革等方面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研究机构莫尼塔指出,除了上海的自贸试验区外,深圳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天津在融资租赁发展、成渝地区在土地流转方面,均在逐步积累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了必要基础。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