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受政策利好、股市不景气、巨量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多板块大幅上涨,镍、铁矿石、PTA、锡一度涨停,铜价刷新年内新高,豆粕持仓量刷新历史新高,锌、铅等多品种继续大幅走高。
与之对比,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数月牛市后的暴跌;导致投机资金再次“择良木而栖”,多位股市、期市的“双栖投资者”从股市、股指期货品种调入数百万元资金投入大宗商品市场,建仓有色、化工、农产品等品种。
业内人士再次提示大宗商品市场并非牛市,反弹走势不确定,不建议普通投资者盲目追逐热点,适逢股市长线牛市;即便是激进投资者,股、期两个市场的投资金额比例也应控制在3比1上下。
文、表 记者 井楠
投资者故事
3月加仓炒股多赚49万元 4月转投期市小赚5%
老林是位“老期民”、大散户,同时也是一位股民,最近的操作可谓典型的“弃股投期”,操作比较成功。
3月底,老林的资金配置如下:股市230万元市值,股指期货363万元,大宗商品市场139万元。当时沪指刚过3600点,市场资金流入汹涌。
老林判断,股市短线还有得涨,于是果断地将商品期货斩仓,补充了69万元资金到股市上,购买了自己熟悉的广汇能源与西部矿业两只能源股。到4月中旬,股票市值变成348万元,股指期货投资也超过400万元。
可当上证指数站稳了4000点后,老林就犯嘀咕了:市场流入资金越来越大,这如果放在期货市场,往往是机构最后一搏的征兆。而恰恰也是在这个时候,商品市场的“曙光”出现了:小类金属锌、铅等品种回暖气息浓厚,白糖价格已走出短线牛市。
老林决定降低风险:他首先将风险最大的股指期货仓位降低到了25%,400万元资金,只留下100万元继续操作。股市的市值也小有增加,至约360万元。
“沪指过了4200点,已经达到我的预期,不管之后是否还会上涨,我都该抽身离去了。”4月21~24日三天,老林果断卖掉大部分股票,腾出300万元资金。
4月下旬,商品市场的格局还不是很乐观,但老林发现镍价已位于6年低位,铜价已经由低位开始反弹,前景很值得投资,于是果断调入300万元资金进入了有色金属市场,开始建仓镍与铜,至今收益率超过5%,喝到大宗商品市场回暖的头啖汤。
“及时止盈与止损、灵活操作,且半仓以下操作期货。”是老林的投资经验。
调查:
9成期市投资者重回“大宗商品”怀抱
本周三到周四,记者在广州调查了三家期货公司的共计四家营业部,共访问了21位各类投资者,其中共有16位投资者近期减仓股指期货(或股票),占比高达76%;共有11位投资者已建仓或加仓大宗商品,另有8位投资者已重新开始关注大宗商品市场,逐步加仓,两者加总占比高达90%。
天河区两家知名期货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20日至今,他们客户中,加仓(或建仓)商品市场的资金均超过3000万元;相关现货公司的自有资金,也有数千万元加仓商品市场。
不过,“清仓”之后基本没有人做空,无论是资深散户还是投资机构,均不认为“牛市做空”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思路。2~3月,不少广州投资者提前做空了股指期货,均大额亏损,之后再不敢轻易说做空。目前,部分散户持有“清仓”之后的大额资金正在观望之中。
另外,部分股指期货中流出的资金也开始关注了大宗商品市场。机构投资者、企业投资者已经率先入市,从两三周之前就开始建仓做多有色金属、铁矿石、化工产品与农产品。本周多类商品期货价格所以反弹,也与机构前期建仓有关,黑色品种与有色金属成为本周最受资金关注的品种。
专家建议
股市与期市配置
比例定位3比1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理财师陈敏娜不建议普通投资者盲目介入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金融知识匮乏的“大妈”们;对确实具有经验与知识的激进投资者们,也不必过于频繁地腾挪资金。展望中线,建议保持期货市场(包括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1比3的资金配置比例,而期货市场内部,股指期货与大宗商品市场的配置比例则不妨定为1比2(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
“因为股市处在牛市的论断比较确定,即使暴跌,未来一年仍有多次反弹机会;但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反弹的走势并非确定的,短线投机可行,中线价值投资却并不一定划算。”陈敏娜认为。
华泰长城期货(广州)营业部的李文宇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与中国的经济利好政策均有利于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反弹;电子、汽车行业回暖,有色金属也存在继续向好的可能性。从股指技术面指标来看,沪指暴跌后,部分前期减仓资金已在等待抄底。预计5月股指期货走势应以宽幅振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