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初企稳信心待恢复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股市 > 行情直播 > 正文
 
市场初企稳信心待恢复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1月17日 19:32
    编辑提示

    一涨四跌,在消息满天飞的中国股市里,不觉又过了一周。短短的时间里,最大的单日涨幅和最大的单日跌幅都已经“现身说法”,在我们还在欣喜的体味“财产性收入”将大幅增长的同时,我们却同时体会了“财产性支出”大幅增加的苦楚。毕竟,面对30%,40%,甚至是被“腰斩”的股价,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

    近几周的股市调整,很多人一致的认为是管理层加大调控力度所致,是“行政”那只手挥舞着扩容的大棒把指数打下去的。其实,已经积累的股价高位风险,有些畸形的资金供给和脆弱的投资心态,都像是一只只有力的大手,在市场处于“狂欢”的巅峰时,合力推了一把。

    不可否认,在上证综指到达5000点的时候,市场中的参与者和市场外的观望者就体会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魅力和实力,我国不少老百姓通过买卖股票和基金成为了投资者。但是,巨幅的震荡却在提醒投资者:我国资本市场,还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游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渠道、投资信息、市场监督环境、风险防范、对普通民众的理财教育,都还“任重道远”。

    整固需要时间

    金融观察家顾铭德

    周三股市大涨时,许多人断言调整结束,新的牛市高峰阶段,短期内会来临。这种见涨就牛市,见跌就熊市的偏激观点,容易导致追涨杀跌的操作策略。笔者认为,短期内股市重返6000点高峰概率非常小,几乎不可能,但不能由此得出沪深股市转熊市的观点。沪深股市继续调整低迷是主基调。市场信心恢复需要时间,还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近期沪深股市与香港及美国股市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几乎全球股市都陷入调整阶段。沪深股市继续调整的理由主要是:

    首先,10月份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房地产价格指数都处在历史高位。这种历史峰位使市场加息预期强烈。近日央行行长表示“要避免长期负利率”。市场解读为快要加息的信号。如果年内央行再次启动利率措施,对股市和房市抑制的累积效应会加强。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这种时机一般不敢大举长期建仓。

    其次,经济过热现象没有缓解,工业产值和投资及消费品增幅过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增幅仍然处在高位。过热数据促使当前货币政策继续相对紧缩。市场货币量虽然充沛,但受信贷规模和信贷政策制约,难以大规模流入股市。

    还有,美国股市和香港股市近期大幅波动,但跌多涨少,显示中期调整的迹象。美国次贷危机冲击的时间和深度比原来想象的要长。次贷危机使美国房价下跌,金融机构整体利润下降,至今影响仍在。这使美国股市继续调整的概率加大。同样,在港股直通车没有时间表的影响下,港股短期内以调整为主基调。这也是沪深股市短期调整的因素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沪深股市短期内继续调整,但跌幅会越来越小,调整阶段中大底部不会太远。本周三市场听说证监会对基金放水扩容立刻提振信心。这表明,证监会调控股市挤压泡沫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证监会是监管股市,促进股市发展的部门,用市场手段来调控股市成为近期证监会工作的重点。当大盘股价上涨太快时,证监会通过座谈会,电话指导公募基金,要求注意风险,保持资金量比例,同时加大新股发行规模。反之证监会可以迅速对基金申购规模进行扩容,减少新股发行。近阶段证监会以市场手段对股市进行调控效果比“5·30”加印花税更有效。从换位思考的角度,证监会不可能希望大盘指数刚刚降温,再燃起牛市大火上涨到6000点以上。这需要时间来整固,使各方面思想逐步适应新指数位,然后再图稳步发展。(来源:金融投资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