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债券即将大跃进 上海开孵中国债券交易中心
|
|
|
上海证券交易所希望以固定收益平台为基础,大力振兴债券交易市场,谋建全国债券交易中心。
 上证所正以设立固定收益平台及公司债发行为契机,建设全国债券交易中心。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们债券交易主要关注的场所,但是,目前不少国债也同样在上证所固定收益平台交易,我们不能忽视这一平台的定价作用。”一位总部设在上海的基金公司债券交易员表示。在他看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证所”)希望以固定收益平台为基础,大力振兴债券交易市场,谋建全国债券交易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杨建文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债券机遇有着更加乐观的预期。他表示,目前最有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是债券市场,上海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债券市场。
如果量化来看,按照目前最大的美国债券市场来计算,届时,上海将拥有一个规模至少超28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一直存在结构性及发展不足问题。
目前,我国债券流通市场由三部分组成:沪深证券交易所市场、银行间交易市场、商业银行柜台交易市场;前者为场内市场,后两者为场外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交易所的交易量规模却很小。截至2006年末,中国债券市场托管量已达9.2万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债券都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在该市场托管的债券达到96.1%。
从1997年至今,银行间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全国债券场外交易市场。虽然银行间交易市场为无形的全国性场外市场,不过其管理部门———全国同业拆借中心设在上海。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约为7.1万亿元,仅相当于2006年中国GDP总量21万亿的33%。其中国债及金融债券占比超过了90%,而中央和地方企业债券仅有3500亿元。而在国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占GDP比重平均值为45.2%,公司债和国债、市政债也呈三足鼎立之势。
美国具有全球规模最大、最成熟的债券市场。根据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美国债市的总规模约达28.1万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美国全年GDP14.98万亿美元的近两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仍然是由国家信用主导的市场,市场中的交易品种、投资者、发行人和监管机构,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行政色彩,这使得市场性质和运行规律同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
面对在债券市场发展的短腿,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确立的三大突破口,其中一大突破口就是完善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当前重点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
|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
来源:
东方早报 |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
|
|